?電商發展新業態,稅收監管不遺漏
作者:admin | 發布時間:2022-12-07
“雙十一”已過,馬上我們就要迎來狂歡“雙十二”購物節,又是一波電商的營業熱潮!
近些年因受疫情影響,受眾的線上消費習慣加速養成,直播電商已經成為用戶最喜愛的購物方式之一。
數據顯示,我國線上直播電商2021年交易規模達到23615.1億元。其中,2018-2020年保持著三位數的增長率,2021年增速有所下降。2017-2021年,我國直播電商滲透率(直播電商滲透率=直播電商交易規模/網絡零售交易規模)從0.27%增長至17.97%。
直播電商行業的向好發展促使著大量有意向人群的靠攏,享受新興業態的紅利。在網紅主播成為新晉的高收入群體時,明星、演員也跟緊了腳步,我們在直播當中不僅能看見網紅的曼妙舞姿,還能看見諸多“老演員”、“大腕”為賣貨而奮力吆喝的場面。
談到高收入,咱們就不得不提一下稅收問題了!
2021互聯網巨頭&網紅藝人罰款榜單在個人被罰信息中,薇婭、鄭爽、雪梨、張恒、林珊珊、李誕、李佳琦7人均在例,據不完全統計,2021年僅這7人被罰金額就達16.6億元。這7人被處罰的原因涉及偷漏稅、虛假宣傳、違反廣告法等多方面問題。
在公司被罰款信息中,不僅看到了令人矚目的阿里巴巴、美團、新浪、騰訊、滴滴、更有豆瓣、小紅書等。2021年這14家公司被罰約233.77億元。其中,以阿里巴巴182.32億元和美團的34.47億元罰款數額情況為突出。處罰原因涉及反壟斷、虛假宣傳、傳播低俗信息、違反廣告法等問題。
關于稅收問題,事無大小,均是關系國家生機的大事。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公司的處罰都意味著國家對于稅收問題的關注。隨著金稅四期的不斷深入和滲透,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,稅務的監控都是全方位、立體化的,以后想在稅務上動“歪腦筋”更加是行不通了。投機取巧、變換名目、虛開虛抵、到處找票等行為都將無處遁形,一切沒有實際業務為前提的行為都將被查處。所以依法繳稅才是直播電商等的正確道路。